一场凶事省下2万元醴陵这个村真有一套!
发布者:工程 发布时间: 2025-03-05 02:10:58
一千多年前,欧阳修以青石为纸,在《泷冈阡表》中刻下“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的告诫。意思是爸爸妈妈身后祭祀再丰富,也不如趁他们在世时作菲薄的赡养。石碑穿过风雨,将孝道的分量从北宋汴京一路驮至湘东大地。
千年后,醴陵市白兔潭镇汆溪村,用一场静默的“孝道觉悟”,让这句古训在澄潭江的波光里泛起涟漪——当驾鹤的喧嚣化作床前的热粥,当喧闹的锣鼓归于月下的陪同,一个村庄用最朴素的答案,叩响了新时代的文明回音。
走进汆溪村,整齐的柏油路串起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村口凉亭下几位白叟正闲谈:“现在办白事省心多了,不必借钱撑场面,省下的钱能供娃读书!”不远处,“厚养薄葬新风尚,凶事简办是美德”的标语赫然在目,道出村庄的管理暗码。
不久前,汆溪村一名白叟去世后,亲朋好友为其举行了简略的告别典礼,酒席烟不超越30元一包,酒不超越100元一瓶,为主家省下了2万多元。“老一辈健在,你不孝顺,等白叟过世后,摆再大的局面,都是做给他人看的,这毫无价值。”这种凶事从简的做法,遭到其他乡民称誉。
在村庄,婚丧嫁娶是大事。汆溪村距白兔潭镇小城镇中心缺乏一公里,东北与浏阳大瑶镇毗连,东南与江西萍乡上栗接壤,交通便当,物产丰富,经济兴旺。受传统观念和风俗影响,村庄宴席讲局面、摆阔气、要体面一度成为遍及的社会习尚。有条件的家庭“讲局面”,条件一般的家庭想方设法“挣体面”。久而久之,“吃酒水”竟也成了一种担负。
“到你这儿,忽然没有金六福的酒和和气生财的烟了,我们会怎么想?”这些年,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大操大办过来的,尽管乡民心里早有主意,但碍于体面,谁也不肯做第一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分外的注重村庄精力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推动村庄全面复兴的急迫使命,屡次着重要继续推动村庄推陈出新。在看来,“村庄精力文明建设是润泽人心、德化人心、凝集人心的作业,要连绵用力,下足功夫。”
2019年,汆溪村党总支书记张申年对每一户乡民下发了一份关于施行村规民约的问卷调查,充沛寻求民意,“床前孝子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关于白喜事,我们都苦于大操大办久已,所以问卷调查一发下去,80%以上乡民都赞同村规民约的施行。”有了大众的支撑,汆溪村经过初拟草稿、重复修订、审定、乡民代表大会表决等进程,在2020年出台了《汆溪村村规民约》。
在《汆溪村村规民约》中,推陈出新的内容和要求占有了重要篇幅,其间更以“乡风文明”华章最为杰出,倡议乡民“婚事新办,凶事简办,余事不办”,实施红白喜事陈述备案制。
规范有了,谁来当第一人?2021年8月,汆溪垅组刘起金、刘起东母亲病逝,依照《村规民约》的规则,白事典礼简化为一天,酒席不超越20桌,随礼金额也有了清晰束缚——左邻右舍不超越200元。烟酒规范相同严控,送葬上山不再分发卷烟,也不再约请龙灯、管乐队扮演。“村里有了一致规则,家家户户一个样,我们就没了攀比心。”渐渐的变多的乡民认识到,推动推陈出新,每家都是受益者。
到今天为止,汆溪村殡葬变革现已坚持实施5年多了。“曾经凶事办得不盛大,就会被骂没孝道,为了图局面、挣体面。现在,我们不再讲局面,垂青的是生前谁对老一辈有孝心。”“村里已无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不良习尚了!”乡民们谈及凶事简办的推陈出新新风尚,纷繁竖起大拇指点赞。
汆溪村在推广殡葬变革的一起,愈加鼓舞人们在亲人在世时多关怀、多陪同。跟着思想观念的改动,“孝”字不再刻在石碑上,而是写在热腾腾的饭菜里、深夜搀扶的手臂上。
黄小伟是汆溪村一名一般家庭妇女,也是村里评选出的“好婆媳”。走进黄小伟的家,一股温馨的气味扑面而来。地上洁净如新,茶几桌椅摆放得有条不紊,一干二净。黄小伟繁忙的身影在堂前屋后厨房里来回络绎。最近,黄小伟更是反常繁忙,儿媳妇冯小芳三胎出世不久,除了照看两个上小学的孙儿,她还要兼顾着照料儿媳妇冯小芳。
对许多家庭来说,婆媳关系很难处理。可关于黄小伟和冯小芳来说,婆媳俩关系融洽。“自从我成婚到这一家来,我婆婆对我像亲闺女相同。我和老公也忙,家里的工作婆婆都劳累好了,孩子生下也再没有操心过,都是婆婆带大的。我的朋友都很仰慕我有这么一个好婆婆。”婆婆的支付,冯小芳看在眼里。每次和婆婆外出,我们看到的都是母女友善的情形,逢年过节和平常,黄小伟和老伴添置衣服都是媳妇买的。冯小芳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这样好婆婆哪找去?不疼她疼谁!”
乡民江孝辉倾心尽力照料90岁老母亲古淑兰的业绩,在汆溪村周边也传为美谈。
清晨5点,江孝辉家的灯已亮起。他轻手轻脚为90岁的母亲古淑兰擦肩、喂药,再推着轮椅陪白叟晒太阳。
前几年,患有脑血栓的古淑兰不小心跌倒,只能靠轮椅出行。江孝辉和妻子每天三餐送到白叟面前,喂白叟吃饭,帮白叟擦肩、换衣、按摩,清洗弄脏的被褥,夜晚帮白叟翻身、如厕。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江孝辉用实际行动“应战”了这句古话。尽管家庭贫穷,江孝辉始终保持达观,近两年更是24小时陪同在老母亲左右。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尽管身体被病痛摧残,但精力状况一向非常好。
为让孝道“看得见、学得着”,近年来汆溪村经过乡民议事委员会积极展开“文明家庭”“最美院子”“好婆媳”“好街坊”“好夫妻”等系列评选活动,
开掘在日子、家庭、情感上的行为表现中华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杰出社会风尚的典型,在全村掀起倡议真善美的热潮,构成发现真情、传递真情的调和气氛,让乡民学有典范、干有方针。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思想观念是改动了,但真实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要再添把火。
“35分能够兑换洗发露、25分能够兑换洗洁精、10分能够兑换牙膏……”在汆溪村供销合作社里,村妇联主席邓逸快向记者热心地介绍起了积分兑换规范。展开村庄管理积分制后,村上经过拟定积分兑换方法,实现考评奖惩。
《村规民约》将积分制规范设置为四大类、21个小点,其间,“乡风文明”华章就占了58个积分,超出“红白理事会”辅导规范规则,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会进行高额扣分。积分多少则与与村里的工业分红、医保缴费等挂钩,真实让“软束缚”变成“硬动力”。“自从推广积分制以来,乡民关于恪守村规民约的热心也高了起来。”邓逸快说。
2020年,汆溪村还从村两委成员、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以及有必定大众声威的乡民中选择,成立了一支文明劝导队,成为大众筹办婚丧嫁娶事宜的“好管家”。依据村里状况和乡民志愿,拟定了红白事相关规则,对乡民筹办红白事的就事流程、酒席规范等给予合理主张,引导乡民破除旧俗,简办新办。“起先有些人不太了解,但跟着作用闪现,渐渐的变多的人开端支撑并自觉恪守。”文明劝导队副队长黄升付说。
就在1月初,汆溪村一户乡民因五年内接连两次违规筹办搬家、庆生酒席,严重影响了村庄次序和习尚,经支村“两委”、组长、村文明劝导队研究决定,
开出“三项禁令”:不参加村级安排、撤销分红、束缚评优……“有奖有罚,才干真实调集乡民参加推陈出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实为乡民共建共治同享激起新生机。”张申年说,
近5年,汆溪村没有一例红白喜事违规事例,为全村老百姓节省了300余万元。
凶事简办,厚养薄葬,实在减轻了底层大众的担负,实实在在稳固了村庄复兴的效果。”据统计,汆溪村近2年简办白喜事54起,均匀每户农户节省2-3万元,简办红喜事16起,均匀每户农户节省1.5-2万元。
汆溪村的改动,不在惊天动地,而在源源不断——当孝心成为能“存”能“取”的文明积分,当村规民约从祠堂的匾额走进柴米油盐,当一纸条约化作三代人紧握的双手,村庄复兴便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欧阳修不会想到,他镌刻在石碑上的那句话,千年后会在一个湘东村庄开出新芽。澄潭江仍旧奔涌,但两岸的风已换了方向——那是厚养薄葬的清风,吹散旧俗的雾霭;是孝老爱亲的热流,滋润着新时代的膏壤。